喷水除霜主要使用在于大、中型冷风机的除霜。通过定期向蒸发器表面喷射常温水,利用水的热量融化霜层。
2. 电气除霜电气除霜是指在蒸发器或冷风机的翅片内部安装电加热管或加热丝,通过电流的热效应来融化霜层。这种除霜方式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中、小型冷风机和冷库铝排管。电加热除霜能够最终靠微电脑控制器智能控制,实现定时融霜,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但是,电气除霜会增加一定的能耗,且存在安全隐患。
3. 机械(人工)除霜机械或人工除霜是最原始的除霜方法,适用于小型冷库排管的除霜。操作人员手持工具直接在蒸发器表面去除凝霜,尽管这种方法经济实惠,但劳动强度大,除霜不彻底,且对蒸发器会造成损害。对于大型冷库而言,人工除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操作环境恶劣,对操作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4.热气除霜热气除霜适用于大、中、小型冷库的排管除霜。其原理是直接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度高压力气体送入蒸发器中,通过气体的显热和潜热来加热并融化蒸发器表面的霜层。热气除霜具有经济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
热气化霜的工作原理:首先,关闭蒸发器的供液电磁阀和回气电磁阀,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同时关闭风机,以减少热气进入蒸发器时的热损失。此时,蒸发器内部的剩余制冷剂会逐渐蒸发,为后续的热气进入创造条件。接着,开启热气主电磁阀和热气电磁阀,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度高压力气体通过特定的管道引入蒸发器。由于热气的温度远高于蒸发器表面的温度,因此能迅速融化霜层。在此过程中,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直到霜层完全融化。
当霜层融化成液体后,一定要通过回液电磁阀或排液电磁阀将融霜产生的液体排出系统。这些液体通常会被收集到排液桶或低压循环储液器中,之后再通过制冷循环回到管道中中去。融霜完成后,关闭热气主电磁阀和热气电磁阀,重新开启蒸发器的供液电磁阀和回气电磁阀,启动风机,使蒸发器回到正常状态工作状态。此时,蒸发器内部的温度会逐渐下降,恢复到制冷模式。
1、压缩机组2、冷凝器3、排液桶4、蒸发器5、冲霜主电磁阀6、冲霜电磁阀7、供液电磁阀8、回气电磁阀9、回液电磁阀10、排液电磁阀 11、减压电磁阀12、加压电磁阀、13、落液电磁阀
制冷时:供液电磁阀7 和回气电磁阀8 开启,其他电磁阀关闭。化霜时,供液电磁阀7 和回气电磁阀8 关闭,同时冲霜主电磁阀5、冲霜电磁阀6、回液电磁阀9、减压电磁阀11、落液电磁阀13一起打开。
化霜结束:冲霜电磁阀6、回液电磁阀9、减压电磁阀11、落液电磁阀13 同时关闭。加压电磁阀12 打开;当排液桶压力≥冷凝压力时,排液电磁阀10 打开,排液桶的制冷剂进入供液管参与制冷。当排液桶内的液位到达下限,冲霜主电磁阀5、加压电磁阀12、排液电磁阀10 同时关闭。减压电磁阀11 自动开启,将排液桶内的压力减至吸气压力后自动关闭。
15. 压缩机吸汽压力小于正常蒸发压力 供液阀开启不足,供液不足,蒸发压力下降; 吸汽管路阀门未全开; 吸汽管路阀门芯脱落; 系统液氨量不足,即使开大供液阀,压力也不上升; 吸汽过滤器堵塞; 回汽管路出现‘液囊’现象; 回汽管径过细。
冷库作为确保食品、药品等易腐商品质量的关键设施,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的流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冷库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故障,这样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冷库的正常运作,还可能对库存物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列举了冷库也许会出现的主要故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制冷效果不佳、温度控制失准、压缩机异常
自2022年10月起,北雪制冷采用“芯悬浮”技术的产品已在多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并实现了“零泄漏”的记录。例如,一位在山东从事冷库建设的工程商表示,他近两年购买的“北雪牌”冷凝器和冷风机使用效果极佳,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噪音降低,且未出现任何一台设备铜管破裂泄露的情况。